將影片資料不足的地方做紀錄!!作為後續資料分析或是結果討論中的參考。
看到目前為止,影片資料不足的地方大致有以下:
1. 影片限制
包刮以下項目:
A.影片缺失
前/後測有的動作,後/前測的影片缺失,無法做前後比較。
較難的動作,前後測的影片都缺失。(當個案簡單動作執行的很好時,其實執行難的動作較可以看出其進步情形。)
B. 旁觀者角度
在移動性此向度,包刮翻身,起身等,影片中的治療師給予多少協助,只有他本人最清楚,
而透過影片,其實是不容易去估計其給的協助程度的,此部份會造些微誤差。
(只有極少數的影片有註記是minimal assistance)
2.評估嚴謹度
包刮以下幾個項目:
A. 是否針對活動難易度分級
有些治療師會嘗試分級活動,如爬樓梯:不要扶或是一腳一階等。如此可看到個案最大潛能,否則將低估結果。
B. 是否減少代償動作
在stage較低的個案中,在做聳肩和上抬大腿等動作中,容易會有身體的代償動作出現,
有些治療師會有key point control減少代償動作,有的則無。
這會影響個案動作表現....,可能會高估或低估結果。
C. 是否適切地給予指導語,physical guidance
有的治療師就只是下指令,並不要求個案的動作表現品質(比如說:鼓勵個案腳抬的更高,或是腳應該延著床面,....等),有的甚至沒有要個案將完整動作做完(如:翻身只翻了45度就說可以,而無法看到後續動作表現,或無法確定個案是否可完成),此會低估結果。
在stage1~2(flaccid到一點張力出現)的個案中,若只是單純下指導語,光看影片,其實看不出個案的動作,我認為治療師應該試著去palpate一下肌肉是否收縮/張力是否上升 ,或是嘗試要個案hold住在一個動作。
(評估到現在,有出現一個case前測行走時,患腳要看護幫忙踢;後測,則可靠很些微的hip flexion以 circumductory gait行走。但在下肢評估中,影片無法呈現個案的進步.....)
3.個案因素(出現頻率和影響程度皆不高)
A. 個案當天情況
這個出現頻率並不高,但有個案是前測時感覺認知很清楚,可遵從指導語;但後測時,感覺整個人認知不穩定,表現較不理想。
B. 個案的動機
有的個案容易自暴自棄,需治療師不斷鼓勵,方可執行活動....不過他們盡力的程度是可議的。
(之後會陸續補上!!)
looks great! 您的紀錄內容,看得出來很用心!!
回覆刪除以後這些評估或錄影帶特質,可在撰寫論文時,提出討論。
屆時我會邀請您擔任共同作者,請記得提醒我喔!!
謝謝老師的誇獎和抬舉^^
回覆刪除希望我的內容是真的有幫助的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