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約花了6週的時間,可算是如期完成。
這份評估做下來,其實並不累人,很乏味倒是真的....
不過,看到自己完成的數據,真的頗有成就感的。
做完以後呢,有一些小小的心得.....
評估的項目有三個:上肢動作,下肢動作,移動能力。
雖然我不知道怎麼將那些數據變成圖表,
不過看那些數據大致上出現的頻率,
我覺得應該都有倒U型曲線,而前兩者應該會更接近常態分布。
至於移動能力,我則覺得沒有那麼像常態分布(感覺是偏右方的倒U型曲線)。
以下是我推測的原因 :
1."移動"和神經的恢復相關性。
上下肢動作本身,雖然OT治療多少有效,但最重要的其實是神經恢復,
而這個則是受個案本身條件影響,所以個案間恢復表現不同。
>>而我自己認為,個案本身條件本來就該是常態分布了,
所以最後上下肢動作進步幅度也會呈現常態分布。
但移動能力似乎就不是這樣,從數據上可以發現,
上下肢動作似乎和移動能力相關性不高(前者高不一定後者高,反之亦然。),
所以我假設移動和神經恢復相關性不高,
那沒有呈現常態分布就不意外了。
2.中風個案特性
我在判定分數時,其實是以個案執行品質以及可以做到的項目數量去評分。
而其實大部分個案,最後都可以進展到行走及上下樓梯.....
我想這部份,可能是因為中風個案本身,還有健側可使用。
若健側代償良好,其實患側就算動作不大,只需有輔助作用,以上這些活動還是可以執行。
但發病時,可能患側很弱,或是還不知道代償方法,以至於一開始在移動項目表現不佳,
而在治療和練習後,自然能做的項目就增加許多,所以進步幅度很大。
3.移動"項目本身(包含翻身,坐起,行走,上下樓梯)
其實這些項目可以說都是生活必需的....也就是說,
不管是以OT強調的獨立性或是家屬關心的照顧方便性,
我覺得病人"學會"執行這幾個功能可以說都是必要的....
換句話說,我覺得項目本身並不難,
儘管大家一開始起始點(可以做到的程度)不同,
但大部分的個案最後都可以完成這幾個項目,
不過就只是差在執行品質或是協助多寡罷了。
1解釋沒有常態分布的原因,2.3則解釋曲線偏右方的原因
綜合以上,是我目前的看法。
還有很多瑕疵,像是還是沒有解釋為什麼是倒U型曲線....
(或許還是有一些個別差異/常態的影響吧!!!)
不曉得為什麼,做完這份評估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看看數據如何...
不知道老師這份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討什麼呢??
是評估工具的信效度還是什麼嗎?
我以前就還蠻喜歡數學的,雖然只是隨便想想,
不過,覺得這樣子做推論很有趣~~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